第三百四十五章:没有选择的军制改革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手里拿着《申子》,打量了一下天幕上的所言,想透了赵匡胤的想法。

一旁正在磨墨的徐婕妤好奇道:

“陛下在笑什么?”

李治一愣。

“朕笑了吗?”

徐婕妤嘴角两侧浮起酒窝,憨笑道:

“陛下笑了!”

李治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笑容绽放道:

“朕是在想啊。自古以来选兵选将都要用强人能人。”

“而这赵匡胤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选些庸才呢?”

徐婕妤歪着头想了想。

“不能吧,他又不像蠢人。”

拍了拍书卷,李治笑着点头道:

“对,你说得对,他又不是蠢人。”

随后继续低头看书不再理会想要说些什么的妃子。

庸才,有时意味着忠心耿耿,容易摆布。

对皇权的威胁最小。

以德才庸碌、憨厚忠直者任之将领。

同时让将帅之位时常空缺不授,或以低职武将代领。

凡此种种,都能避免武将做强做大。

……

后唐·庄宗时期

李存勖皱着眉头看着天幕。

军队不停更戍,将军手下的士兵时常轮换,。

刚刚混熟又马上改替另一拨人,这样将领就很难专制其兵,形成自己的派系势力。

对于士兵来说也是如此,反正没多久就要调走又何来誓死效忠眼前这位临时上司的决心?

这制度好吗?

太好了!

现在的情况不就是军队名义上是朝廷的,但实际上却是武将、节度使的!

一支又一支各自为政的军队成为某一位大将的私兵、亲兵、家兵。

士兵们才不听命于朝廷、皇帝,只听从他所归属的将军。

这些问题完全解决了这些事情!

甚至解决的堪称完美!

但问题是……

李存勖眉头越皱越紧。

这样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上下一心。

将帅不了解士兵,士卒也不愿效死。

如此一来,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必然下降。

这其中的取舍,又该如何呢?

……

大宋·真宗时期

流杯殿内。

一身莲花纹青罗衫的赵恒从蟠龙玉盘内拿起一颗桃子,在褐色褶裙上擦了擦啃了一口。笑道:

“太祖皇帝之置将,以互相维制为妙。”

“而其中以更戍法更为巧妙!”

“一是使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不至骄惰。”

“二是使兵将分离,防止两者形成根深蒂固的亲党结社。”

“至此,骄兵悍将犯上作乱的条件再也没有了!”

“京师之兵,总于三帅!”

“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上下相维,不得专制,大宋无兵变也!”

其身边,穿着一身球路纹齐胸罗裙,内搭着檀色素罗襦,外披一件天水碧纱罗披帛的刘娥看着镜中自己。

左右打量了一下,从金匣内拿出一枚银鎏金凤簪戴在头上。

又瞥了一眼身边人,无奈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