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这么努力自降存在感之下,时间久了,加之沉溺在与薛章鸣的学识辩论中,池梨还真忘了在场还有这对姐弟的存在。
她觉得与薛章鸣的这种学习方式很新奇。
两人几乎就是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去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研讨,大家三观不同,思想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哪怕是课本里的同一句话,他们也有不同的观点。
所以两人的学识探讨就是各自观点的互相碰撞,有的能撞出更好的灵感火花,有的干脆就被对方创死了,还有的占据辩论高地,得意洋洋地让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更为准确。
这样的所学所得不仅过程更为有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还能从他人的长处中汲取营养,弥补自己的短处,并发现自身错处,好及时进行改正。
人一沉浸在某件事里,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
等薛家小孙女跑来叫爷爷该吃饭了,池梨与薛章鸣才恍然惊觉现在竟已然到了午时,原本说好的下课时间早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两人皆有些意犹未尽,但也知今日该到此为止了,池梨主动起身,领着赵家姐弟与薛章鸣告辞,然后离开了薛家,回家吃饭去。
他们并不便留在薛家多加打扰,毕竟人家家里的大人腿脚不便,小孩子又太小了,实在无力多招呼客人。
所以他们还是识趣点,到点就赶紧撤退。
池梨到家时,果然就见家里早已准备好了饭菜,就等着他们回去吃。
怕她娘担心,她主动认错道:“对不起娘亲,是女儿学得太沉迷,忘记了时辰,回来晚了,让您与表姨母久等了。”
“无碍,也没等多久,快些来吃饭吧,别饿坏了身子。”
许氏也知道自家女儿做事认真,一读起书来更是容易忘记周遭一切,也没什么好责怪的,只招呼着孩子们赶紧落座用饭。
今日饭桌上多了表姨母一家,倒是显得热闹了一些。
池梨边吃饭边听着长辈们的闲聊,才知道她娘与表姨母也是一早出门,四处跑着去看铺子,最后敲定了几间还不错的铺面,正犹豫纠结着要定下哪一间。
“梨儿,你可有何好建议?”
注意到女儿在听她们说话,许氏干脆将问题抛给女儿。
曾经女儿也是跟着她学过管家的,有些事她也懂,正好她现在能借机考考她。
“女儿没亲眼见过那些铺子,光听您与表姨母嘴上说着,也不知具体如何,若母亲不嫌累,请您下午再带女儿去看一遍,看过后才能知道孰好孰坏。”
能去实地考察的话,她正好也能帮她娘看看哪些铺子的风水好,届时只需从中挑两个比较招财的推荐给她娘即可。
“你下午有空?”
许氏倒是无所谓再走一趟,只是担心耽搁了女儿的读书时间。
“无碍,本来今日下午也是约了要去张家拜访,去之前先陪着娘逛一圈的功夫还是有的。”
之前池梨就跟张大宝约好了考完试要互相去对方家里拜访,只是她前些日子天天被她爹带出去走亲访友,实在没空,今日稍有些空隙,就已经早早往张家递了拜帖,那边也回应随时恭迎。
难得女儿有空在读书之余陪伴自己,还帮着管家里的营生,虽然只是顺带的,许氏也极开心,自然不会拒绝。
待一家人吃过了饭,又稍稍休息了会儿,许氏就带着女儿套了马车出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回出行只有母女二人与随行的丫鬟婆子,表姨母一家留在院里整理他们的行装,昨日来的匆忙,还未整理好东西,今日就让他们去做自己的事去。
马车上,许氏问女儿:“今日赵家姐弟表现如何?”
“表妹表弟性子虽活泼,行事却乖巧,目前瞧着还算不错。”池梨简单评价。
多的她也不好说,毕竟实际算来他们还不算熟悉,互相也不够了解。
“且再看看吧。”许氏道。
“娘,那您觉得表姨母如何?”池梨反过来问她娘。
“莫要议论长辈。”许氏点点女儿的额头,不轻不痒地训了她一句,然后才道:“你表姨母是个本分人,且勤奋能吃苦,就是还有些不太机灵,今后教一教,也能为娘分担些杂务。”
“那娘已经打算留下表姨母一家了吗?”
“再看看。”
还不确定的事,许氏不会妄下定论。
虽说是他们特意将人请来的,但若是试过之后发现不合适,他们也能将人另外安排别的去处。
例如分些良田租佃给他们母子三人,让他们有田可种,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也能混个温饱。
再要多的也就没了,毕竟机会他们已经给出去了,能不能抓住那是他们的事。
而且不论是池家还是许家,双方亲族都挺多人的,日子过得比赵家母子惨的也不是没有,只是他们一家正巧比较合适而已,实在不行,池家也不是不能换人。
载着池家母女的马车在街上溜了一圈,不超过两刻钟,就将许氏看中的几件铺子都给转过一遍。
能被许氏看中的铺子自然地点地段环境皆可,价格也基本都在承受范围之内。
如今让许氏纠结的是她不能将所有看中的铺子都给一气买下来,只能从中选择一两间来买,一时就犯了选择困难症。
池梨倒不像她娘那么纠结。
她看过一圈之后,很干脆地就指着其中两间说:“娘,我们买这一家跟这一家。”
她说的两家一家位于府城码头附近,这里人流量大,只要做的生意种类合适,绝对不会缺少客人,唯一的缺点就是铺面比较小,还不到十平米。
“正好,这里能拿来做吃食生意,咱家地多,产的粮食光直接卖也卖不上什么价,还不如雇两位会做点简单吃食的人来经营这家铺子,卖些包子馒头面条白粥饼子什么的,只要价格实惠,保质保量,哪怕利润低,买的人多了,也能赚不少钱。”
货运码头最多的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