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晚公布阵容之后,大家发现某位鸽神又在溜号,纷纷感叹没有林夏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今年春晚又没有林夏吗?】
【她有两年没上了吧,之前在忙巡演,今年又要去金色大厅搞新年音乐会。】
【能有这么大排面,我们民乐也是出息了。】
【害,能去参加的各个都是大佬,全员国家队。】
【啊不会吧,那今年又没有林夏的《难忘今宵》了?去年她不在就感觉没那味了。】
……
音乐之都,金色大厅后台。
穿着红色民族礼服的谢宛白在脑子里把那首练了无数次的曲目又回想了一遍。
她拿着手里这把相伴多年的唢呐,蓦然想起之前和老师的一次对话:
“老师,这么重要的场合,让我上真的可以吗?”
今年春节林夏会带着华夏民族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举办新年音乐会,这个消息民乐界很早就知道了。
为了能来参加这场音乐会,不少大佬,比如二胡的张雅君老师,竹笛的唐远乔老师,还放下架子,像新人一样参加了选拔。
这些谢宛白都不意外,她知道林夏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她也为林夏高兴。
让她意外的是,曲目表里有一首曲子叫《百鸟朝凤》,是唢呐与民族管弦乐团的协奏曲。
当看到这个名字时,她的思绪猛然回到了六年以前,她和林夏相识的那一年。
在林夏退赛的那个下午,谢宛白还记得那天的阳光很好,她曾在窗边遗憾地和林夏感叹:“如果世界上能有唢呐协奏曲就好了。”
哪怕在民乐复兴的现在,唢呐都算是最土的一个,放在民乐团里都是不兼容的乐器流氓,硬是要削掉自己的个性,改造成加键唢呐才融得进去。
加键唢呐她也要学,但谢宛白总觉得这东西更像是它的远亲双簧管,而不是她记忆中的唢呐。
六年时间过去,林夏成了世界巨星,而自己也像当初说的那样,成了华夏第一个唢呐专业的博士。
她只是没有想到,当初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念念不忘,竟然真的有了回响。
第一次听到老师吹这首唢呐协奏曲时,谢宛白只觉得眼睛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到了,只有耳边清脆的百鸟鸣叫之声。
她已经多少年没哭过了,却为了这首曲子流下眼泪。
她想起自己从小到大,和唢呐相伴的二十多年。
她觉得这首曲子就应该让老师在世界的舞台演奏出来,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这百鸟朝凤的声音,听到唢呐独特的魅力。
但最后老师却问她想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