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回娘家

春风度湘 桐花争挽 2410 字 2个月前

老庞头笑道:“不多歇一会儿?”

六子叹着气道:“他娘的一个个都催的急,今天又耽误了好些时间,不好再歇了。”老庞头哈哈一笑,道:“那行,你去忙,莫要开的急了,安全第一。”六子答应一声,一脚油门踩下,瞬间便已开的远了,那车斗门挂在后面叮叮当当的响,都没来得及去关呢。

说如今秋英在县城里安了家,住的小区名字叫做松坡苑,只在县人民医院西一里不到,所以对应辉来说,上班下班都是极为方便的。小区南面便是静静谧谧流淌的赧水,放眼望去,大小船只星星点点,一片碧江蓝天,美不胜收。作为县城的江景房,松坡苑位置极佳,不需多言,这里或许可以稍微讨论一下小区的名字,因为它并不是当初开发商的灵感闪现,而是有着历史因由的。

“松坡”是一位先生的字,放在隆回周边这片偏远闭塞的土地上来说,毫不夸张的,这位先生绝对是此间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熟悉清末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松坡”这个字感到陌生,这位生于此地崛起于云南的将军在民间也有着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比如他的京师养晦,比如他的护国讨袁,当然也有些诸如与小凤仙之类的风流野史。令人叹惋的是,这位姓蔡名锷的将军只在讨袁成功后不久,便于英年溘然长逝。老家的人民为了缅怀纪念这位先生,多冠有“松坡”之字,比如秋英居住的“松坡苑”,此外还有松坡路、松坡公园、松坡中学,等等,皆出于此意。

话不絮烦,只说时值暑假,身为老师的秋英自然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因想起也有数月未回七河,便思量着回一趟娘家。只是医生却不比老师,是没有什么寒假暑假的,是以应辉仍要忙工作,秋英要回,怕也只得是一个人坐班车回去了。

这日早晨应辉开车送了秋英到汽车站,把从医院专门为岳父大人买的两瓶药酒交到媳妇儿手里,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额,另外也别住的太久了,早日回来。”秋英俏皮回道:“我住够了自然就回来了。”应辉笑着摇摇头,便接着去医院上班了。

这个汽车站称为西站,也叫总站,无论是金石桥也好,七河也好,但凡北面下来的车,最终都会停靠在这里。而当然,如果想要从县城北上,这里就是始发站了。

秋英早早坐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等到乘客们陆陆续续上了车,坐了个七八分满时,那司机才终于开始发动了。汽车在城区内沿着320国道往西走,只行两三里,接着便在花门折而向北,这是北上回家的路。倘若不往北,仍沿着320国道继续往西,再行两里就是秋英的母校隆回二中了,当然现在也是秋英工作的地方。

隆回二中全名叫做隆回县第二中学,与松坡中学并列,是全县最好的两所高中。在隆回县内,无论是北面还是南面,当孩子上完初中之后,先不说能不能考上大学,只要能考进二中读书,那村里的邻居们谈说起来时都得竖起了大拇指,这事儿无关日后的金钱与名利,只是乡亲们对于小孩子学习能力单纯的认可。

秋英当年从七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二中,又在此顺利考上了师范大学,如今更在此工作,在大高加村村民的眼中,她是怎样一种出类拔萃的存在,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从花门到六都寨,从六都寨到七河,这是一段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漫长旅程。在这段时间里,秋英有时候看看窗外绵延起伏的山峦与河流,有时候看看肩挑手提挤红了脸上车的乘客,这些淳朴的百姓往往会为了五毛钱跟票务员争上个面红耳赤,而这种温和的争吵就像菜市场上的砍价一样,落在秋英的眼里,都成为了风景。

当然秋英有时候也会闭着眼想一些事情,比如乘的这趟车,走的这条路,求学之时来来回回她已经走了数十次,以前叫回家,现在变成了回娘家,虽只一字之差,但感觉却已迥异。

班车沿着山路摇摇晃晃,司机师傅虽然是个很有经验的,但行驶在这条依山临谷的公路之上,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坐在班车之上,颠簸是在所难免的,不乏会有晕车的乘客从头呕吐到尾,神情萎靡痛苦,俨然遭受一场大罪。所以这里的老百姓除非必要,否则轻易是不会去县城的,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花了钱还要遭罪,何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