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层接递卸,虚实相参

万历明君 鹤招 3049 字 2个月前

一来免了下面人不自在,好好吃个饭,二来,自然是还有正事要商讨。

烈日曝晒,朱翊钧也不好意思将两位先生叫去西苑,干脆就在皇极殿找了个偏殿,凑合吃点。

路上朱翊钧听着高仪见缝插针:“陛下,乡试就在眼前,还请陛下定主官典顺天府乡试。”

会试是明年开春,全国统考。

乡试则是各省自行安排,八月考试,因顺天府天子脚下,主官的地位,也略高一些,由皇帝亲自定夺。

朱翊钧想了想:“让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范应期,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何雒文,典顺天府乡试。”

左右春坊,老东宫属官了。

好歹是日讲官过来的亲近人,该给人刷刷资历了。

张居正则是递上一份奏疏:“陛下,臣疏乞罢免。”

朱翊钧轻车熟路接了过来,交给一旁的张宏。

随意道:“嗯,朕知道了,所请不允,说正事罢。”

这场景,别说两名当事人,旁边的张宏跟高仪都习惯了。

许是临近考成法大察之日,最近弹劾张居正的奏疏,实在有点多。

一会是臣下考校君上,乃是欺君之举,僭越皇权。

一会又是张居正结党,按照大明律《职律》十八条,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当坐死。

虽然都是无稽之谈,但没办法,弹劾就得疏请罢免。

这才有皇帝跟首辅两人走过场一样的场景,反复发生。

张居正也习惯了。

他将奏疏递给皇帝后,就说起了正事:“陛下,近日考成法大察日近,疏请致仕不履职者众多。”

“位职空悬尚且有补,只是耽搁了正事,却无可挽回。”

“臣请追责。”

朱翊钧忍不住冷笑一声。

请致仕?怎么不干脆挂印弃职?

这些虫豸,任内吃干抹净,如今还想保留退休待遇?

哪个钱袋子,能任由这些虫豸乱掏?

他当初微末时,上午多领了二百块,工资津贴补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午休都省了,紧急开会,下午就给他那二百追了回去。

如今他作为大明第一会计,能让这些人这么舒服,那才是白瞎了。

朱翊钧摆了摆手:“让申时行上奏,朕给你批。”

张居正拱手谢恩。

不得不说,眼前这位小皇帝,是当真舍得放权。

如今无论是威望,还是班底,都有了亲政的资本,却仍是一如既往,从未干涉过内阁的诸多决定。

哪怕申时行多次优容乡人,朦胧推升,小皇帝仍然信重不减。

只说“元辅所荐,朕用人不疑。”

实在令张居正感慨不已。

三人一路谈论着政事。

如发明年年例银,六万两于延绥镇,预备粮草缓急支用。

升贵州按察使刘侃为福建右布政使。

天气暄热释减各罪犯人,共三百五十一名。

女直夷人进贡,贺皇帝万寿诞辰等等。

不一会,一行人来到皇极殿。

皇帝坐上御阶,赐座辅臣。

张居正,高仪对视一眼。

前者酝酿了一下气势,颇有兴师问罪的感觉,开口道:“陛下,近日湖广入京的奏疏,通政司为何将之直入皇宫,不曾送来内阁?”

“何永庆隔绝内外,一而再,再而三,实乃国之大奸,请陛下明鉴!”

明着再说通政司,实际是在跟皇帝抱怨。

侵蚀内阁权柄就不多说了——不能因为关系好,就丢内阁面子不是。

还有他张居正好歹是湖广出身,不说隔空插手吧,好歹知情权总要有,怎么就连奏疏都不给看了?

朱翊钧闻言,做出恍然状。

清了清嗓子,回应道:“元辅莫急,朕正要与内阁说这事。”

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是在想,他一再这样,那通政使何永庆恐怕这次大察,恐怕是干不下去了。

下一任通政使,选谁趁手呢?

高仪也追问道:“陛下,湖广如今局势到底如何,还请陛下莫要遮掩。”

此前湖广就闹得有些大了,如今皇帝秘而不宣,显然是出了大事。

就怕皇帝过于自信,不让内阁插手,一意孤行,让局势恶化。

朱翊钧见首辅次辅,言辞恳切,颇有些心急,也不再卖关子。

他今日召对辅臣,本来也没打算瞒着两人。

朱翊钧挥了挥手,张宏立马会意。

后者一个闪身的功夫,就将湖广留中的奏疏,送到了两位殿阁大学士面前。

张居正当仁不让,直接拿到手中,翻阅起来。

高仪告罪一声,也拿起一份奏疏观览。

朱翊钧等着他们翻阅奏疏,自己在旁叹息道:“张楚城案云遮雾绕,如今好在是大致水落石出了。”

“宗室、按察司、都指挥司、地方州衙,大大小小,不少人牵扯其中。”

“按察司按察使杜思、都指挥司指挥佥事毛汝贤、岳州知府钟崇文,押解进京。”

“些许末吏,就地正法。”

话还未说话,就听高仪打断了皇帝,他神色凝重抬头道:“陛下,一位亲王,六位郡王,也是微不足道的末吏?”

朱翊钧欲言又止,再三斟酌措辞。

张居正也看完了奏疏,不知在思忖什么。

似乎灵光一现,突兀开口道:“陛下要等的奏疏,等到了吗?”

高仪慢了半拍,露出疑惑之色。

又瞥见皇帝反应,他这才后知后觉,恍然大悟,愕然道:“陛下将奏疏留中不发数日,是在等成国公死讯!?”

朱翊钧喟然一叹。

从袖中再度拿出一份奏疏:“成国公,重疾难治,已然殉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