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军将放心,昭绝不会额外生事。”董昭面对楼令显得再恭敬不过。
楼令制定的是战略,不是战术层次。
战略跟战术不是一个级别,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玩得懂。
尽管董昭极受晋君周的看重,他一样没有胆子作妖。
当天,楼令与士鲂启程前往“虎牢”。
四天之后,两人抵达“虎牢”。
“听说战事的进展很顺利?”郤锜得知楼令抵达,第一时间进行召唤。
楼令详细地介绍战争的过程与进程,最后问道:“诸侯到齐了吗?”
郤锜还在复盘楼令对战争进程的汇报,随口应道:“除了吴国没来,其余各方都在了。”
这一次会盟,晋国当然对吴国发出了邀请。
便像前几次那般,吴国再一次答应会来,只是看来又要再一次毁诺了。
因为楚军北上的关系,晋国这一边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收到楚国与吴国战事的消息。
最后的消息是,楚国与吴国的水军在大江之上展开激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
晋国君臣对水战没有太清晰的概念,只是不妨碍他们认为楚国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毕竟,楚国是当世的超级强国之一,到了认真应对的时候,真不是当前的吴国能够抗衡。
简单的来说就是,楚国可使用资源与人口比吴国要多得多,光是用数量就能压死吴国,无论陆上大军或水军都是。
楼令比其他人更笃定楚国水军将会获取胜利,论点仅是楚国水军处在上游,顺流而下会占更大的便宜。
“那么多贵族改旗易帜,君上很难办。”郤锜消化完楼令汇报的信息,讲起了这一件事情。
郤锜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个口子一开,诸侯必定恐慌。”
是会那样子没错的。
如果贵族携带封地要改换效忠的国家被晋国接纳,以后会有多少贵族有样学样,岂不是要让天下乱套了?
楼令笑呵呵地说道:“我们接纳是在主持正义。”
不是吗?
郑国对非公族的贵族压榨之严酷,远超当世的所有国家。
并且,正式进入交战的时候,晋国一方并没有逼迫他们携带封地改旗易帜,完全是那些贵族求着晋国收留。
“中军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成为当世唯一大国,乃至于对周王室取而代之的开始。”楼令有些话很愿意说给郤锜听。
一直以来,郤锜能够看出楼令在谋划着一些什么,亲耳听到楼令讲出自己的谋划,还是听得瞪大了双眼。
“这些话,我也只是说给中军将听。出了这个门,我可不认。”楼令没有第一时间被郤锜训斥,继续往下说道:“武王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后,讲过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令闻之,深以为然。”
什么!那一句话不是勾践说的吗?
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很有道理。
当今天下,周天子已经无法统率诸侯,更没有实力去针对诸侯进行惩戒。
举着“尊王攘夷”大旗的晋国,代行周天子的权利,晋国依靠武德充沛确实是让周天子不敢吭声,众多诸侯也乖乖从命。
当然了,周天子会时不时给晋国捣一次乱,头铁的齐国每每被鼓动起来作妖,一次次又被晋国重新摁了回去。
总体来说,周王室无法镇压诸侯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也是天下频频动乱的根源。
目前还不是战争高度爆发的时期,战国初期的兼并战争才叫打得激烈,后来剩下一些难以被消灭的大国,最后又互相兼并有了战国七雄。
晋国和楚国在当前为什么会是超级大国?其实就是两国在春秋早期吞并的国家数量众多,开拓了足够辽阔的疆土,拥有了远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人口。
在历史上,要是晋国高层的脑子能够变通,起码有两次机会对周王室取而代之,第一次便是晋悼公在位时期,第二次则是智伯瑶担任中军将时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悼公英年早逝,未能完成心中的伟业。
智伯瑶一方面是太过贪婪在国内有几个大敌,另一方面是同一时间有个不当人的赵毋恤。
不了解当代历史的楼令,他看到了周王室的衰弱,认为应该趁可以将楚国打趴下的时候,晋国争取更多,哪怕不对周王室取而代之,起码应该极尽的扩张。
“武王有说过那样的话吗?”郤锜竟然在纠结这个。
楼令极其笃定地说道:“有说过,绝对有说过。”
“那你负责说服君上。”郤锜对成为当世唯一大国和对周王室取而代之,两项都感到非常心动,只是没有那个魄力去担起大任。
讲真话,两件事情真的太大,大到足够自傲的郤锜都要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扛不扛得起成功或失败的历史责任。
楼令没有再说什么,应道:“我一定会让君上同意的。”
有些事情说了没有用。
即便是双方都赞同,发生一点什么变故,马上就让形势被扭转了。
有过两次相同经历的楼令,他现在只想做实际行动,再裹挟全国贵族一块披荆披棘。
楼令告别郤锜,来到了晋君周这一边。
“拜见君上。”楼令来的时候,恰好在举行宴会。
在场的诸侯除了晋君周,还有来自其余国家的诸侯。
早在上次,楼令就发现晋君周很喜欢招待他国诸侯。这种“喜欢”该怎么说呢?理解为晋君周喜欢在其他诸侯当面抖威风就行了。
晋国确实非常强大,晋君周展现强大的这种爱好,其实楼令十分理解且赞成。
“下军将来了。”晋君周才不会站起来,笑着指向一个刚刚布置的位置,说道:“坐下说话吧。”
自然会有寺人或宫女帮楼令准备餐具以及端来一应的食物,最后一名宫女留在边上随时帮忙添汤、布菜之类。
“君上,臣已经率军占领郑国西境绝大多数城池,不出意外这个月就能够占领全境。”楼令知道晋君周想听什么。
晋君周连道三声“好”,邀请众诸侯同饮了一爵。
没错,身份不同,餐具上有区别。
诸侯使用的是酒爵。
大夫爵的人一般是使用酒觞或其它盛器。
诸侯也使用鼎来盛各种食物,其余如用来割肉的匕首,揷肉的叉子,喝汤的勺子,夹食物的筷子,倒是一样的。
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没错,春秋时代的贵族也用刀叉。
那是因为春秋时代煮的肉很大块,总不能整块抓着啃,需要用餐具进一步切割才方便嚼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