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好几万人的吃喝拉撒,可别以为一次补给就可以保证三屯营几个月的嚼用。
几乎每天都有辎重车队往来于三屯营,即便那里有蓟镇最大的军储仓库,每日送到这里的物资也是源源不断。
要不怎么说养一支兵马是极其耗费钱粮的,大明最后被战事拖到破产亡国。
魏广德牵着马让到路边,看着过去的车队,小声对谭纶问道:“蓟镇的粮草几天送一次?”
“三日,这些应该是运送其他物资的。”
谭纶小声答道,“元敬练兵的消耗可是不小,但就火药一项,每月就要从京城发一批到这里。
这些可都是用到士卒训练上的,没有被送到城里作坊,呵呵.”
“这里到三屯营还有多远?”
魏广德洒然一笑,随即又问道。
他知道谭纶这话是什么意思,自然是说老魏家就干出过把朝廷拨发下来的火药倒卖的勾当。
这话让他怎么接,难道说朝廷发的火器质量不行,卫所一般都不敢让士卒开火训练,怕炸膛吗?
那不过就是借口罢了,根本原因还是天下承平太久,卫所将官都已经没了危机意识,所以根本就不愿意操练士卒。
朝廷拨发的火药数量本就被克扣的厉害,即便训练也不够用,还不如都换成银子。
实际上,明朝内地的军队,大多都不会按照操典进行什么训练,许多卫所一整年都未必会操练一次。
而朝廷拨发下来的东西,也就火药这种物资比较容易倒卖换成银子。
毕竟报到兵部都是训练消耗,怎么查。
而朝廷对火药管制的厉害,民间本就少有火药原料,可是每年新年前后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鞭炮烟花是不会骗人的,哪儿来的火药?
可不都得益于大明的将官们,没他们的贡献,大明的人民也不能过一个安定祥和外加喜庆的节日。
“应该不到十里。”
谭纶开口说道。
看看天色还早,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两个时辰,魏广德于是就说道:“那就直接过去,今夜就在营中过夜。”
看到车队已经过去,魏广德也翻身上马,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
“这里还是条商路?”
或许是因为有大车长期经过的缘故,路面被压的很平整,他们一路走来也看到过两个有三五辆大车的商队。
“去迁安的商队会从这里经过,走抚州的一般会从县城那边一条大道走。”
谭纶对这里貌似很熟,毕竟前不久才来过这里。
带过兵的将领,大多对地形、道路比较敏感。
“前面岔道往北转就没有民间车队了,那条道是直通三屯营的,那里可没有客栈给他们住宿,路口要设了岗哨。”
谭纶又说道。
不多久,刚刚让过的车队再次出现在他们眼前,不过他们此时正在往北边的岔路行进。
“我们跟上去,看能不能跟着车队混进去。”
魏广德突发奇想说道。
于是二十多人加速马速,很快就追上车队,随着车队很快就转进岔道。
“站住,什么人?”
只是刚转完没前进几步,就被路边穿着战袄的明军士卒拦下,两支长矛左右斜指向魏广德的胸膛。
魏广德只得勒住战马,看着越行越远的车队,自己想蒙混过关的想法明显失败了。
倒是最后那辆车上两个士卒听到声音回头看了眼,就毫无表情的回头继续驾车离开。
被人拦下来,魏广德倒也不生气,最起码戚继光设置的这处岗哨也算称职。
不用他说话,身后谭纶就吩咐道:“把手令给他们看看。”
很快,就有谭纶的护卫上前,拿出一道兵部公文,交给对方领队的小旗官。
也不知对方是否识字,或者只是通过印章来分辨,总之那小旗官看过公文后,很痛快就放行。
继续前进,走不多远魏广德就小声询问了下。
“这些军士大多不认识几个字儿,不过是通过公文上的印章来判断的。”
谭纶低声答道。
“那要是私造印章,不是很容易就骗过这些士卒?”
魏广德皱眉说道。
“前面就是军营,若我们没有直接到军营拿出公文,他们换防回去就知道有人混进来了。”
谭纶说道,“除了大营里的书吏,难道善贷以为军户很多都认字儿?”
“嗯”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子理兄,别的卫所我不敢说,崩山堡那里,识字儿的士卒虽不多,三成还是有的。”
魏广德读书那会儿,跟着他一起去镇上读书的军户孩子就是十多个,当初跟着他哥读书的孩子也不少。
说起来,这些人中一些已经进了卫所做正兵。
其实三成还是有些夸张的,也就是一两成而已。